“小年”叠加不良天气,广州荔枝减产明显,解困思路何在?

6月下旬,小年晚熟的叠加广州荔枝,终于迎来集中上市期。不良
6月13日,天气广州举行了2024年荔枝营销推介活动,广州为荔枝上市预热。荔枝据了解,减产解困今年广州荔枝种植面积约56万亩,明显占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的思路七分之一。受荔枝“小年”和不良天气影响,小年广州今年的叠加荔枝产量预计锐减至约6万吨,主要晚熟品种上市期也比去年有所推迟。不良
“大小年”是天气指一些农作物尤其是果树,一年高产(即大年)一年低产(即小年)的广州生产现象,荔枝最为明显和典型。荔枝从2020-2023年,广东荔枝已连续4年呈现“中大年”现象,令今年的“小年”几率上升。自去年荔枝采摘完后,7月下旬至10月的秋梢期起,一系列不良天气叠加管理不足等因素,如“滚雪球”般袭来,最终让“小年”成为定局。
正因如此,面对频发的不良天气,广州荔枝“大小年”的解困思路何在?
挂在枝头的广州荔枝,将换上“红装”甜蜜上市。
“大小年”成因复杂,让荔枝树“强身健体”是核心
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从化区,荔枝种植面积占广州全市过半,今年荔枝种植总面积约30万亩,预计产量约3.1万吨。
6月13日下午2时,天气时雨时晴,在从化温泉海英家庭农场里,76岁的老荔农黎榕星正照例忙着巡园,给部分荔枝树喷淋农药防治病虫害,期盼着近150亩的荔枝林早日换上“红装”。
“前几年通过高接换种,我们果园基本都种植了井岗红糯,很受市场欢迎。”黎榕星告诉南都记者。广州是广东重要的中晚熟荔枝产区,近年来持续优化荔枝产业品种结构,目前累计成功对5万亩低效母株实施“高接换种”改造,其中主推的井岗红糯、仙进奉、流溪红荔、桂味、糯米糍等五大优良品种约38.4万亩,占68.5%。
不过,荔枝“大小年”并不会避开优良品种而发生。“我们去年的荔枝产量有两三万斤,今年预计就几千斤”,谈到荔枝减产,种了四十多年荔枝的黎榕星倒也看得开,“种植果树尤其是荔枝,肯定是有风险的。我的荔枝树大多是嫁接的树,有的树龄没到就没法结果。除了看果树,还得看天气环境、看人员管理……”
从化温泉海英家庭农场里的荔枝树,新鲜荔枝已红绿相间,等待成熟上市。
为何荔枝生产存在“大小年”现象?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创新团队首席专家、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向旭解释称,荔枝乃树龄能达上千年的唯一水果类型,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,荔枝的基因高度杂合,在所有的水果中“大小年”情况最明显、最典型。
近些年,荔枝“大小年”研究深受学界关注。向旭介绍,中晚熟优质荔枝品种的挂果量达到平均单产,业内公认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年份即为“大年”,“小年”则是挂果量低于“大年”平均产量标准30%以上的年份,相邻两年一年高产、一年低产就是“大小年”。他指出,部分地区、果园或植株也可能出现连续“小年”的情况,比如全国桂味和糯米糍在2010-2020年期间出现低于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“小年”年份就达6年。
“荔枝‘大小年’成因十分复杂,有品种特性、恶劣天气、营养不良、管理失当等众多因素影响,克服‘大小年’的技术也是综合性的,每一环节相辅相成、环环相扣,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来操作,还要根据天气及物候变化做出精确判断与灵活调整。”向旭表示,学界近几年才开始对荔枝产业尤其是攻克“大小年”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,尚且存在诸多不足,需要借鉴其他果树树种的研究成果。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,要保护树体健康与培养健壮母枝,这是核心中的核心。
严防极端低温影响,成花也要防止“花而不实”
今年夏天,每一颗顺利进入市场的广州荔枝,都多次经历过与大自然的强劲较量。
一棵果树明年能否开花结果,关键看今年的秋梢。秋梢是指树木在炎热的夏季后长出的新梢,高质量的秋梢便是良好的结果母枝。每年7月下旬至10月,荔枝早、中、迟熟品种会相继萌发秋梢。
向旭指出,2023年8-9月高温干旱,中晚熟荔枝品种第二次秋梢抽生质量较差,末次秋梢抽出及老熟均推迟,本应在10月中下旬老熟,却普遍推迟至11月中下旬,加大了控冬梢的难度。“一般果园管理都进行了多次控杀‘冲梢’的处理,但成效十分有限。”
据广州五个国家气象站监测,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平均气温15.8℃,较常年(1991-2020年)平均值偏高0.9℃,是历史同期第六高值,属于典型的暖冬,导致荔枝成花率大幅降低。
不仅如此,粤西、珠三角地区从1月下旬开始的寒潮持续时间达10天以上,其间还伴有近0℃的极端低温,导致桂味等中晚熟品种的花芽形态分化抽穗进程受阻。除此之外,光照不足和光照时数变率过大,也导致了今春花穗发育不良,叠加二、三月多次暖湿东南风导致“冲梢”,对成花影响更大。
“极端低温对荔枝中晚熟品种稳定成花已成为严重的影响因素。为稳定成花,秋梢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。”向旭指出,调控末次秋梢叶色退绿是花芽生理分化完成的重要外观指标,见白点后保障淋灌水条件是稳定成花的前提。
同时,应对极端低温的防寒抗冻技术也应提上日程,包括在冬季低温寒潮或春天倒春寒来临前2-3天,或气温低于10°C时,给树冠喷“植物抗冻恢复液”;借鉴广西桂林的金柑和福建的枇杷种植,采用树冠覆膜等防寒措施,前提条件是要推广荔枝矮化开心型高光效管理。
向旭也发现,今年有多个果园较好地抵抗了极端天气影响,成花率达五成以上,但成花质量偏差。究其成因,一是果园的疏花压花技术受连绵阴雨影响而未能落实,二是对暖湿东南风的负面后果预估不足,“爆花”后颗粒无收。“为预防‘花而不实’,对中晚熟品种的疏花压花防爆花技术,需要进一步完善,疏花压花既能减少养分不必要的耗费,也是防爆花的关键。”
用技术“连接”农户与专家,增加早熟品种以优化种植结构
早在2022年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上,向旭就带来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荔枝重大科技成果——发布了《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“大小年”产业技术方案》,上述技术规程均收纳其中。
此次广州荔枝营销推介活动上,向旭再次介绍,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“大小年”产业技术方案的核心是“四个基础”:园地的合理整理、灌溉设施的建设、良好植保、生草管理。
“从全省看来,大多数荔枝果园为山地果园,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较差,且多为老果园,树龄长、树体老化、果园失管严重,已成为仅有绿化功能的荔枝林。这不仅不具备高产优质的基础,连正常生产经营都无法维持,且灌溉设施、道路及配套设施较差,很多技术难以落实到位。”向旭认为,克服荔枝“大小年”离不开果农加大投入,加强果园管理,推动老旧果园升级改造,提升基础设施水平,提高机械化、现代化程度。
广州展示用机器人采摘新鲜荔枝。穗农宣供图
过去几年,黎榕星的果园也在跟着“潮流”改造升级,引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更为便利,他也在学习荔枝种管收的专业技术,做到“对症下药”。例如,荔枝树缺乏某些必需营养元素,会导致生理性病害。“荔枝缺什么营养元素就得补什么营养元素,并不一定要打药,这就要靠专家来分析”,他说,“有句话说,识症、识药还得识医,科学用药、科学管理,就能节约很多资源,种出好果实。”
不过,要让果农们完全跟上克服“大小年”的技术落地,短期内并非易事。中山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石茜提到,在业界看来,科技领先是广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优势,技术专家资源丰富,但能有效指导的果园有限。
“农民未必什么技术都能精通,短时间内也很难掌握。与其让一个农户去解决‘小年’问题,不如通过技术赋能,让专家实现‘1到N’的经验复制。”石茜介绍,近些年,他们团队成功研发了无人机智慧果园管理平台,搭载一台农业无人飞机,便可在无人机自动飞巡后采集巡园数据,对气象表型进行智能预警,再由专家根据种植情况远程提供精细处方,帮助农户完成全周期标准化农事,构建起有限专家与广大农户的沟通桥梁。
从长远来看,广州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仍需进一步优化荔枝产业品种结构。据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,在“高接换种”改造的基础上,今年广州的仙进奉、北园绿、水晶球、甜岩、桂味、糯米糍、井岗红糯等原产中晚熟优质品种占比93.2%。
“目前看来,广州荔枝的早熟品种占比较低,还需要把早、中、晚熟荔枝品种比例调到最优水平。”向旭指出,早熟品种的明显优势在于,它不受暖冬天气的强烈影响,能在此条件下照常开花,属于比较稳产丰产的品种。“从广州荔枝的产业链看,早熟品种占比提升后,全市荔枝产量会更稳定,市场结构会更优化,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。”
相关文章
厦门海关查获74吨废塑料膜 系固体废物PET、PE、PP薄膜
厦门海关查获74吨废塑料膜 。洪佳盛摄海峡网讯 (厦门网记者 沈伟彬 通讯员 洪佳盛) 8月29日,经专门机构鉴定,厦门海关此前查获的约74吨“聚酯薄膜(库存级)”属于我国限制2025-07-11- 一款有着《极乐迪斯科》风格的《旋转轮胎》式游戏,这或许并非是人们能想象到的最显而易见的电子游戏混搭,但即将推出的“叙事模拟器”游戏《晨曦》Zarya)似乎就是这样的组合。游戏讲述了一个名叫瓦西里Vas2025-07-11
- R星已发布《GTA6》第二部预告,展示了游戏震撼画面,并透露了该作大量信息。这迅速引发网上热议,其中热门话题之一就是《GTA6》拥有庞大武器库,枪支种类之多,或比系列前几部作品都要多。在《GTA6》新2025-07-11
《四海兄弟:故乡》将于2025年8月8日发售 官方游戏预告片首度曝光
Hangar13开发团队将在PAX East展会上举办小组讨论会,深入探讨这一经典系列游戏的新篇章;游戏现已开启预售预告片:今日,2K与Hangar 13正式发布《四海兄弟:故乡》的官方游戏预告片以及2025-07-11- 中央气象台7月25日06时三预警齐发,包括台风红色预警、暴雨橙色预警、高温橙色预警,请注意防范。中央气象台7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:今年第3号台风“格美”的中心已于今天25日)0时前后在台2025-07-11
- 尽管主创曾表示剧集中不会出现,《最后生还者》第二季第5集却惊人地引入了孢子这一感染途径——其呈现方式比游戏原作更加令人窒息。本集开篇,由Alanna Ubach饰演的WLF指挥官角色与帕克中士展开对话2025-07-11
最新评论